女生最痛苦的事,莫過于每個月身體被掏空的那幾天了。今天就教教你,痛經了該吃什么藥。
男同胞也不要總說“多喝熱水”了,來深入學習一下,才算是個體貼的男朋友。
1.為什么會痛經
如果“姨媽河”里水流通暢,那你不會有明顯不適,而河水若斷流,痛經就發生了。
一般來說有兩種“斷流”原因,一是“河道堵塞”,一是“河水枯竭”。
你要做的,就是參照我給出的癥狀,對號入座看看自己是哪一類型,然后根據建議調整身體,恢復“姨媽河”的流通。
2河道堵塞
1.氣滯血瘀型:情緒抑郁,乳房脹滿,胸悶不舒
這是最常見的痛經類型,壓力大或者情緒抑郁是主要病因,而鴨梨山大又是這個時代的特點。
可能有些不好理解,為什么情緒不佳會導致痛經?
其實,情緒對全身氣血的運行影響非常大,而像壓力、抑郁或者生悶氣這樣的情緒,會讓氣血停滯,情緒就像一只手,鉗制住氣血,令其動彈不得。
若恰逢月經期,那“姨媽河”中的經血也會被卡住,你就痛經了~
為了便于理解,我們可以把月經想象成一條小河。
氣滯血瘀型痛經的人,主要癥狀是,容易感到乳房、小腹脹滿,胸悶不舒等,平日情緒也多抑郁不暢。月經色黯,時有血塊。
治療就要保持心情的愉悅(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),另外服用活血行氣的藥物。但喝熱水或者紅糖水是基本沒用的。
輕的可以用:當歸12克 川芎6克 香附6克煮水喝,當歸活血補血,香附行氣開郁,川芎則既活血又行氣。
重的可以買個包或者服加味四物湯。
加味四物湯(傅青主女科):熟地30克 白芍15克 當歸15克 川芎9克 炒白術15克 丹皮9克 延胡索3克 柴胡3克 炒芥穗3克 甘草3克
2.陽虛內寒型:怕冷,喜溫熱
一杯紅糖水下肚,痛經就好了一半的女生多屬于這個類型。
這一類人也比較多,病因是體質虛冷且有寒氣,月經就像凍住一樣,不能順暢流通而產生了痛經。
這種陽虛內寒的人,常感到小腹冷痛,喜溫喜按揉,用熱水袋或者暖寶寶貼著覺著舒服。
治療就要溫經散寒,把寒氣散去就不會痛了??梢?spa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word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">晚上用溫熱的艾葉,紅花之類煮熱水泡腳,艾灸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,可以選擇子宮、關元、氣海、腎俞,腰陽關等穴位。
嚴重的可以服溫經湯:吳茱萸5克 當歸9克 芍藥6克 川芎6克 人參6克 桂枝6克 阿膠9克 牡丹皮6克 生姜6克 甘草6克 半夏6克 麥冬9克
3.濕熱阻滯型:灼熱,帶下黃稠
如果平日分泌物較多,甚至黃稠臭穢,并有灼熱脹痛,經色黯紅,量比較多,平時有低熱,小便黃赤等癥狀,那很可能是濕熱阻滯型痛經。
這類痛經是因為濕氣太重,堵塞了經血而痛的。
可以用30克生薏仁煮水服用,以清熱祛濕。
嚴重一些的就用生薏仁30克 黃柏9克 蒼術9克 牛膝12克 當歸15克
另外這種的痛經就不要艾灸了,飲食上忌辛辣油膩。不要跟著男票去吃火鍋、麻辣燙之類的了,清淡飲食。
2河水枯竭
如果身體虛,氣血不足,姨媽河干枯到斷流了,也會痛經的。
1.氣血虛弱:小腹隱隱作痛,月經量少,伴有顏色淡,神疲乏力,面色蒼白,符合前面幾個癥狀的話,說明痛經是氣血虛導致的。
治療就是補益氣血,可選中成藥有八珍益母丸、養血當歸糖漿、當歸調經顆粒等。
2.肝腎虧虛:若癥狀以腰膝酸軟,頭暈耳鳴,經量少,色黯淡等為主,那病因就是常說的“腎虛”,治療上就要補腎養肝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類或者左歸丸、右歸丸等中成藥。
小貼士
當然,如果痛得太厲害了,也可以暫時吃些止痛藥物,但還是建議來瑞云堂看看。
瑞云國醫堂:百年傳承、傳統中醫、祖傳秘方、健康訂制、養生藥膳。
秉承“堅守、傳承、創新、發展”為理念,倡導健康生活,弘揚中醫文化。
- 上一條信息:沒有了!
- 下一條信息:什么是『冬病夏治三伏貼』療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