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冶市陳貴鎮懸壺濟世89載的老中醫張瑞云悄然辭世,終年105歲。據悉,他是全國最高壽的老中醫。
據了解,張瑞云89年來,潛心研制提膿生肌、補腎益精等藥方,用心對待每一位病人,使鄂東南地區數以千計的病人得到治愈。
張瑞云的兒子,原大冶中醫院院長張蔭芳告訴記者,張瑞云去世前3天還在為鄉親們看病。
前日早7時許,張瑞云起床后靠在床上喝了一杯水,在準備喝第二杯時出現異常。其呼吸漸弱,心跳漸漸停止。
-----------黃石臺記者光燦報道:大冶105歲老中醫張瑞云懸壺濟世89年,被人們傳為佳話,據黃石民政局證實,張瑞云也是鄂東地區目前最高壽的老人。
生前,記者探訪了住在大冶市陳貴鎮小雷山腳下的105歲的老人張瑞云。
據老人介紹,他出生于1903年,9歲學醫,16歲在大冶城關同濟堂大藥房出師,開始了獨立行醫的生涯。70歲從陳貴衛生院退休,此時,仍有許多鄉親和外地人慕名上門找他看病,老人不但一如既往地診治,對家庭困難的患者,還免費檢查、貼錢送藥。
記者注意到,張瑞云老人看病非常認真仔細,望、聞、問、切一樣不馬虎,看一位病人通常要花一個多小時??赐瓴『?,老人胸有成竹地拿出筆來親手開處方,既沒有戴眼鏡,手也不顫抖,藥方上的字體飄逸瀟灑、剛勁有力,絲毫看不出是出自一位105歲高齡的老者之手。病人回家后如何用藥,多長時間來復查,老人則會再三叮囑不厭其煩。
老人介紹,長壽其實有12個字秘訣,即“心態平和,得之不喜,失之不悲?!?/span>
老人每天清晨5點起床,起床后,先要到門前的小菜園勞動一陣子,培培土、澆澆水什么的。天氣晴朗時,他還會爬一爬小雷山,鍛煉一下手腳筋骨。老人說,多吃些天然綠色蔬菜,多鍛煉,是長壽的原因之一。對于飲食,老人比較注意,他從不吃大葷大素,也與煙、酒、茶、辣無緣。清心寡欲、恬淡自然。
盡管行醫近90年,但老人始終沒有放棄學習,在沒有病人上門時,他會將《濟陰綱目》、《傅青主婦科》、《萬密齋女科》、《驗方新編》等醫用書典拿出來一一翻閱,對于臨床的疑難雜癥條分縷析。老人的思維就是在這種日復一日的“溫故而知新”中保持著活躍、年輕的狀態。
張瑞云的子女以及晚輩們,對老人都很尊敬。前兩年,老人不慎摔傷了腿臥床不起,兒女們每天都要給老人按摩,抱老人曬太陽,老人身上沒長過一塊褥瘡。家族里的其他人,有空就回來看望老人,陪他聊天,給他講開心的事情,使老人心情愉快。
張蔭芳是老人的獨子,他從大冶中醫院院長的位置上退休后,回到老家照料老人,陪著老父懸壺濟世。對老父親張蔭芳感到自豪:“老人的品德、作風,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家族,老父在堂,我感覺仍然年輕”。
- 上一條信息:瑞云堂-堂記
- 下一條信息:沒有了!